×

共享办公

共享办公的风口变了,还有什么能够吸引金主注意?

oaxun oaxun 发表于2019-04-26 11:02:07 浏览443 评论0

抢沙发发表评论

过去一年里,中国联合办公品牌大约减少了40家,共享办公这个曾被资本市场热捧为风口的行业,随着共享经济的凉凉,加上自身盈利模式单一、入驻率低、服务专业度不足等问题,多个企业或倒闭、或被收购,资本市场态度明显出现下降。

最近半个月,优客工场宣布联手腾讯、联想打造智能化办公系统;氪空间或因扩充太快,弃租香港商厦被追讨5亿港元;WeWork进入广州市场,剑指粤港澳大湾区市场……在跑马圈地的过程中,市场资源、资本、业务正向联合办公行业头部企业集中。这些企业积极进行整合并购,想要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成为领跑者,如何“讲好故事”,得到资本的加持,就成为了关键的一步。

QQ图片20190425211718.jpg

QQ图片20190425211727.jpg

WeWork进入广州市场,首站亮相大马站商业中心(许悦 摄)  

WeWork不想被叫共享办公巨头

“不能单单用联合办公来判定WeWork,现在很多人做的所谓联合办公,其实是在做我们九年前开始在做的那个模式。”近日WeWork进入广州市场,首站亮相大马站商业中心时,WeWork大中华区产品开发副总裁余昇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,就屡次强调了WeWork现在是一个社区平台。

“WeWork的优势在于连接全球网络,包括员工的培训工作、会员的互动网络,通过线上的APP,它不单是联系到了所在城市以及中国的会员,也连接到国外的会员,将40万个会员的互动关系建立起来。”

正是这些线上资源网络的建立、点对点的增值定制服务等等,让很多大企业都愿意进驻WeWork,“企业CEO的角度是如何保持公司的创新,如何吸引并且留存最顶尖的人才,这是他们所关注的,而不是说哪个联合办公的桌子多少钱,其实所有的这些物理空间只是一个载体。”

但在此之前很长一段时间,WeWork赖以起家的商业模式一直是共享办公,面向小型企业和自由职业者出租短期办公空间。这样的商业模式虽然具备高速成长能力,让它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扩张到全球22个国家,赢得了软银100多亿美元的投资,但因为商业模式容易被模仿,一直以来WeWork400亿美元的估值都被认为是偏高的。

特别是共享经济在2018年迅速由盛转衰之后,单纯的共享办公模式似乎也走到了尽头。之前华尔街见闻就提到,软银本计划向WeWork投资160亿美元,但今年1月突然发生变化,最终投资砍到了20亿美元。

共享经济凉凉了,还有什么能够吸引金主的注意?

国内联合办公行业最近几年爆发式的增长,同样是在共享经济大潮下,资本助推企业“贩卖”共享经济。但到了2018年,昔日的吸金行业开始进入衰败场,ofo陷入资金断裂、押金难退旋涡当中,共享篮球、共享马扎、共享纸巾等也都黯然离场。

联合办公行业同样开始洗牌,2018年1月份,优客工场全资收购洪泰创新空间;裸心社收购澳大利亚办公空间品牌Gravity;3月份,优客工场宣布与无界空间合并,并收购wedo联合创业社;同月,Wework中国收购裸心社;7月份,优客工场与Workingdom进行合并,与爱特众创达成并购合作意向……市场资源、资本、业务都向联合办公行业头部企业集中。

共享经济凉凉了,还有什么能够吸引金主的注意?WeWork在上海、北京、香港连续加码之后,近期在国内的业务剑指粤港澳大湾区市场,据余昇鸿介绍,2019年WeWork在香港的社区空间计划增至9家,深圳计划增至5家,广州计划增至3家。今年在全国的扩张布点步伐也将会加快,“WeWork在中国已经进入高速发展阶段,正加速本地化战略的深化步伐。”

还有一个烧钱的玩家,氪空间之前的愿景是在2020年追上WeWork全球的规模,去年宣布开始布局亚太市场,香港就成为氪空间海外布局扩张的首站。

但尴尬的是,与WeWork召开新闻发布会进入广州市场同一天,氪空间被爆出因为弃租香港One Hennessy商厦,被华懋集团追讨5亿港元。One Hennessy商厦就是氪空间在香港签下的第一个物业。对此有分析人士表示,氪空间弃租背后或与扩充太快及资金链紧张有关。

就在上周,优客工场也在成立四周年之际发布“吸引力”战略,并布联手腾讯、联想打造智能化办公系统。其披露的数据显示,截至2018年底,优客工场已在全国44个城市布局200余个联合办公空间,注册会员数超过30万。入驻企业中,估值超100亿的企业23家,高新企业107家,公益机构数量39家。

而这背后也是频繁融资的加持。据天眼查数据显示,从2015年4月至2018年6月11日,优客工场共进行了15次融资。其中,投资方包括红杉中国、真格基金、歌斐资产、亿润投资、银泰置地、创新工场等知名机构,融资额度累计超50亿元。 羊城派记者 许悦